柳城招商指南
地形、地貌及地质
柳城县是一个低丘谷地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。融江自北向南流,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,东部为丘陵和山地,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。西北部地势较高,由东、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。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,地势平缓,海拔 200米以下。
可耕地资源多并且宜果宜林面积大,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。
县境地层出露有上泥盆系、石炭系、二迭系、三迭系、白垩系、第四系等,多为碳酸盐岩类,次为砂质岩及第四系松散岩类。上泥盆系分布于太平镇的上游、山咀沿至东泉镇的新村再延至西安乡凉亭一带,多为中厚层,表露有浅灰岩和白云岩。石炭系露出遍及全县,东起东泉镇经沙埔、大埔、洛崖、冲脉等乡镇。石炭系最为发育,分上中下三统:上统以灰白浅岩出露,中统为白云岩、浅色灰岩,下统为燧石炭岩、硅质岩、泥质岩、结晶灰岩、白云岩等。下统上段以砂质岩为主,夹簿层灰岩,属寺门、罗城两段产煤。二迭岩在大埔镇的杨柳、西北部的上富、西部六塘的良村、南部凤山镇的大风洞均有裸露,并在灰岩、石炭岩、硅质岩等组层中蕴藏煤矿。杨柳、良村均产煤。白垩系在县境内有零星分布。凤山镇的大湾一带,在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中渗有微量的砾岩,粉砂岩里出露有硫酸钙(即石膏)。第四系松散土分布于融江、柳江河岸的冲积平原、溶蚀平原与坡麓堆积土中,含有砂土、亚砂土和亚粘土等适宜农作物生长。
气候气象
柳城县地处桂中以北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光热充足,雨量充沛,多年平均气温为20.1℃,极端最高温度为39.4℃,极端最低温度-2.5℃,平均无霜期334天,年平均降雨量1348.6mm,最大降雨量1623.8 mm,最小降雨量986 mm,年平均蒸发量1419.5毫米,相对湿度78%。现年降雨量少于蒸发量,3~5年间常有旱灾或洪涝出现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,平均风速1.4米每秒。
水文水系
县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,集雨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融江、龙江、沙埔河、大帽河、中回河及保大河。境内河流总长221.9公里,河网密度为0.01公里,流域总面积43723.6平方公里,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84.176亿立方米,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值为15.97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6.387亿立方米,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.539亿立方米。各河流水的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或重碳酸钙镁型。水土流失平均年侵蚀模数约67吨每平方公里,每年水土流失量约14.673万吨。
融江发源于贵州的独山,经三江、融安、融水等县后进入柳城,由北向南纵贯县境中部,上起古砦乡十五坡,下至凤山镇,长70km,集雨面积26752km,年径流量256.1亿m,柳城县境内落差12.05m,多年常年平均秒流量317.475m,是县内最大的河流。
龙江发源于贵州的九阡和荔波一带,经南丹县、河池市、宜州市于六塘镇的横冲村入境,沿县境内由西向东流,河道弯曲,暗礁较多,集雨面积为15870平方公里,境内河段长40.8公里,落差11.5米,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2.27亿立方米,龙江与融江在凤山镇汇合后称为柳江。
土壤
县境边缘多土石山,中部为丘陵和岩溶山交错,土壤母质有石灰岩、砂页岩、河流冲积物、第四纪红土和山洪冲积物等组成。全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,19个亚类,57个土属,141个土种。
稻田土壤属水稻土类,成土母质有石灰岩、砂页岩、河流冲积物、第四纪红土等,总面积315846亩。旱地土类面积248265亩。荒地面积190125亩,pH值为5~5.5,呈酸性。
植被
柳城县地处低纬,生物种质资源丰富。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,但已破坏殆尽,现状植被中,在土山为人工马尾松、杉木、桉林及果林,在石山为藤灌丛或藤草丛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